根据江苏省气候监测报告,今年冬季全省平均降水量20.5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,创1961年以来历史最少纪录,3月以来,全省较常年气温高3.6—4℃、降水少6成左右,已达中度干旱。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,苏垦农发高度重视、积极应对,多措并举、全力以赴抗旱减灾,由北到南展开了一场减灾抗旱攻坚战。
统筹联动,织密抗旱组织网
为有效应对持续发展的干旱天气,公司迅速启动农业灾害应急响应,构建“总部-分公司-生产区”三级应对机制,时刻关注旱情发展、积极研判旱情变化,确定了“前期保苗促分蘖,后期保水增粒重”的抗旱指导思想,多次召开紧急会议,快速布置落实抗旱举措,同步加强现场督促检查。各分公司因地制宜制定抗旱预案,将责任细化到田块、落实到人,确保旱情监测、水源调度、技术指导“三到位”。
因地制宜,筑牢抗旱防火墙
公司总部统筹指导,针对不同区域水资源禀赋,不同时期作物特点,以节本高效为原则,因地制宜实施“分类分区”抗旱技术措施。抓好冬灌春浇,组织东辛等连云港片区、黄海等盐城北部片区分公司冬灌春灌各1次,白马湖等淮安片区分公司在返青期全面灌溉1次,提高土壤墒情,满足小麦拔节期需水量。抓好泼浇洇灌,3月以来,东辛等8家分公司使用159台泼浇机开展喷灌作业,提高田间墒情。对于已发生干旱卷叶,平整度较高、具备洇灌条件的条田,开展田间沟洇灌或中心沟渗透,增加土壤底层水含量。自3月以来,累计开展泼浇洇灌30多万亩,有效缓解旱情影响。
科技赋能,构建智慧抗旱链
在东辛、黄海等基地,通过“人工网格化巡查+苏垦慧农墒情检测”双线摸排,精准识别受旱区域,管理人员结合气象数据、土壤缺墒、作物旱情等动态信息,形成“一田一策”抗旱方案,以科技持续提高抗旱成效。上满沟渠水,用渗透方式提高地下水位,补充土壤底层墒情;泼浇机喷灌,实现降温的同时,增加土壤表层墒情;采用最新的大疆T100植保无人机,直接在小麦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与芸苔素类生长调节剂,“下、中、上”立体全面抗旱,综合增强小麦抗逆性,减少近期与下一阶段高温干旱带来的减产风险。
(泼浇机抗旱作业)
抢抓农时,下好“三夏”先手棋
当前,正值“三夏”准备关键阶段,公司将抗旱减灾与“三夏”筹备统筹推进,打好农业生产“主动仗”。抢抓农时,落实落细“三夏”工作意见、应急预案、考核办法,以农机应急保障中心为载体,强化农机、场头、烘干、仓储等生产设施设备准备,将“三夏”生产服务保障能力拉满,为打赢“三夏”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。
面对六十年一遇的干旱天气,苏垦农发既用好智能灌溉、无人机喷防等“硬科技”,又发扬“赤脚踩墒”的“土经验”,以科技之智、农垦之力为特殊年景粮食产能“稳得住”贡献力量。